我校承办瓯江金融讲坛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破解思路”专题讲座
作者:周春艳 来源: 时间:2023-10-26 浏览:
10月25日下午,市金融办、市工商联和温州商学院共同举办的“瓯江金融讲坛”二十一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破解思路”专题报告会在我校召开。会议由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健主持,南开大学教授王全喜主讲,温州市政府副市长陈宽、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金融办党组书记章炜,以及商务局、发改委、财政局、经信局、金融办等部门代表、温州部分企业代表、部分政府部门代表、我校教师代表共同参会。
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健首先向各位参会嘉宾表示欢迎,并向各位来宾介绍了我校基本概况,地方金融问题一直是我校服务地方的重点工作之一。“瓯江金融讲坛”是我市金融工作的一个特色品牌,是根据市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由市金融办牵头联合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组织搭建的金融专业性宣讲平台。本期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世界难题,尤其在浙江在温州等中小企业活跃的地方更加显现。
王全喜教授首先强调了中小微企业的重要性,指出中小微企业占实体企业数量的83%,全国GDP的60%以上,职工人数的85%,科技服务收入的75%,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回顾了世界上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些举措,但部分举措不适用中国例如包括格莱珉贷款模式,且大部分举措成效不高。如钢贸企业联保互保贷款、供应链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政府优惠扶植政策等。王全喜教授指出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点在于财务管理弱、报表不全、担保能力弱、市场竞争力弱、职工素质偏低、自主经营较多,个人与法人易混淆等问题。投资者投资成本高、风险较大大。如股权投资高回报、有投票权,但风险高、回报不明确、流动性差,需要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并不适用中小企业融资。而债务投资风险也相对较高、需要资产抵押和担保。银行投资成本较高,需要企业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也不适用中小企业融资。
王全喜教授指出在债、股融资双不适用情况下,目前市场上也出现混合融资方式,如混合股权和债券特点的优先股、可转债等。并且大数据为破解融资难问题提供了生态环境,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提高了获得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可能性。2021年香港交易所前行政总裁李小加等人创立了滴灌通投资公司,推出一种非股非债的新融资模式:DRC,即每日收入分成合约。投资公司在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调研后与企业签订DRC协议,商定投给企业一笔资金,在一定时期内,每天从企业收入中按一定比例分成给投资者。目前已投资570多家企业,投资额超23亿人民币。并且滴灌通在澳门设立交易所,全社会的DRC合约均可分散或打包在交易所买卖交易,以分散投资风险、赚取差价。这种非股非债的模式适用规模小、经营稳定且有一定收入水平的小微企业。但不适用科技创业企业,对于投资者而言无收入可分成,也不适合大中型企业,收入基数较大企业较难接受。但DRC高度依赖互联网、数据信息和软件技术,否则难以运转。另外分成率的高低的判定仍标准不明、会计核算尚不明确。目前温州已与滴灌通签订合作协议,王全喜教授表示也会在后续的合作中协助我市推进滴灌通合作事项。
王教授讲座结束后,我校骨干教师及参会企业代表等就滴灌通的落地模式与王教授进行了探讨,包括平台建设、投资者与企业对接等方面,现场讨论热烈。此次瓯江金融讲坛对于解决温州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也为我校继续服务地方金融的研究拓宽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