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金融师资展风采 夯实底蕴育英才

作者:温国砫  来源:金融分院 时间:2014-03-28 浏览:

【编者按】根据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贴近社会、贴近产业、贴近国际”的办学思路,金融分院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优秀人才,不断突出小班教学、名校名师支持、专业实践等办学特色与理念,开展了金融特色班、名师授课、专业特色实践平台、AFP考证业务、期货订单班等一系列与专业有关的特色办学举措,受到了广大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在这些特色办学举措的背后,承载了金融分院老师们的心血与汗水,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为了培养金融学子这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让人不禁竖然起敬。在他们的努力下,金融学子的专业匹配度、学生对母校评价度等各项指标均较高,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果。

 

教学科研上水平  学生培养有“金”招

 

2014223日,一则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播出的新闻吸引了广大城院人的眼球,原来是金融分院党总支书记杨福明教授作为专家应邀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这是城院教师首次登上央视新闻,提升了城市学院的知名度,也证明了金融分院教师扎实的科研功底。

在央视播放的《联保贷款“多米诺”:诚信缺失比债务危机更可怕》的新闻中,杨福明教授从防范和化解民间金融风险、维护民间融资市场秩序、缓解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入手,提出了成立一个多元化的金融中介机构和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打通多元化的信贷融资渠道和多元化、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的建议。

此外,杨福明教授还于2013年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机制研究》,这在城院也是不多的。他认为,近年来中小企业担保风险突出,而温州是担保风险爆发的典型地区,分析中小企业担保链的负面影响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在教学上,杨福明教授非常注重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从金融理论到银行实务,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到各金融机构,他都亲自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2011年暑假期间,时任金融分院院长的杨福明教授还舍去了假期的休息时间,专程赴杭州、嘉兴、台州和温州等4地期货实习基地进行了考察和调研,为学生们的实习实践牵线搭桥。

像杨福明教授一样的老师,在金融分院还有不少。如厦门大学著名经济学学者、博士生导师林宝清教授,金融分院院长任力教授,他们作为经济、金融学领域的专家,对金融、经济等专业都有独到的见解;金融分院叶茜茜副教授,曾代表城市学院获得了温州大学“教坛新秀”称号以及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优秀奖等荣誉。“金融分院的老师专业水平都非常高,我有什么不懂的问他们,他们都都会细心的给我解答,像杨福明老师、陈习定老师,还有叶茜茜老师,他们上课都很有特点,我很喜欢。”来自金融分院11金融本3班的叶玲兰同学说。

 

三尺讲台洒汗水  教书育人润无声

 

20134月的一个夜晚,温州大学第八届“最受学生爱戴老师”颁奖晚会在温州大学南校区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城市学院金融分院11经济本34班的学生全部到场,齐声为他们班的班主任何平老师喝彩,祝贺她荣获温州大学“最受学生爱戴老师”荣誉称号。获得这一荣誉,是她对学生润物细无声般呵护的结果,更是她践行城市学院“成长会做人、成才会做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结晶。

说起何平老师,金融分院辅导员佘雪飞表示,你很有可能会在学生寝室里看到她在跟学生谈心,也很有可能会在教室里看到她与学生交流,她的爱心、责任心无时无刻不感染着我们。对此,何平老师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要把责任心放在第一位。我现在是11经济本34班的班主任,我觉得他们就是我自己的孩子,他们即便是大三了,在我眼里依旧是很单纯,每天我都怀有满满的爱心,去面对我的学生,我爱操心,我的学生遇到事情也很喜欢来办公室找我聊,我也很自豪可以成为学生依靠的桥梁”。“何平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他几乎每周都会来我们寝室,跟我们交流,处理我们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就觉得她是真的很在乎我们每一位同学。”11经济本4班的沈建辉同学说。

在三尺讲台上,何平老师总是神采奕奕、侃侃而谈。从她对金融专业的理解,到她对学生们品德培养的重视以及对学生在学习上的严格要求,都体现了她爱岗敬业的高尚师德。在问到她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时候,何平老师动容的说:“要(让学生)先学会做人,然后必须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懂礼仪,遵循基本的道德规范,会做人才会做事,会做人才会做大事。”这与城市学院“成长会做人,成才会做事”的育人理念高度一致。“何平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非常的专注,有一次我看到她在上课的时候额头上都冒汗了,但她仍然坚持站着给我们上课,看到她那个样子,我就在课间赶忙去给她倒了杯水。”来自11经济本3班的武天宇同学回忆起了大一时候的那一幕。

不光是何平老师,金融分院的教师陈习定博士也是一位颇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他上课生动活泼、幽默风趣,许多学生都认为上他的课是一种享受。在课堂上,陈习定老师总是满脸笑容,用他渊博的学识、风趣的言语,吸引了同学们对知识的兴致,他总是会找到一条理论与实际操作穿插结合的教学途径,深入浅出的为同学们讲解各种有关金融、经济的知识,让同学们受益匪浅金融分院11经济本2班的金尚文同学在谈到陈习定老师时,他的思绪几乎立马就回到了课堂中,他说:“上陈习定老师的课,让人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就好像是所有的知识自然而然就出现在了你的脑海中,用不着记,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你的一部分。”

 

办学定位细规划  金融学子显才能

 

得益于良好的办学底蕴,金融分院从一开始就以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率的要求来引进师资人才,以更好的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金融分院林宝清教授认为,要实现金融分院“精原理,细专业”的教学改革理念,培养出优秀、合格专业的金融人才,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素养好、综合竞争力强的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目前,金融分院学术能力强、有丰富经验学科带头人还比较少,年轻教师、博士也正在成长之中。为此,金融分院每学期都会派出一两名教师到期货、证券公司挂职锻炼,让他们尽快的成长起来。“金融分院未来五年之内的规划,就是要打造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储备又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培养专业基础扎实、金融底蕴深厚的金融精英,与其它学院错位发展,让学生们学得踏实、就业方向踏实、职业基本技能踏实。”金融分院林宝清教授说道。

有形象力、沟通力、执行力,站起来会说,坐下来会写,走出去会干活,躺下来会想,这是用人单位对金融人才的“三力”、“四会”要求。根据这一要求,金融分院从领导到老师,都非常注重学生内涵与外延的培养,从弘扬传统品德的拜师礼,到务实操作的金融特色班,已经办的有声有色,在浙东南小有名气。“来到金融分院是我的荣幸,在这里我不仅可以学到很多专业知识,而且还让我懂得了很多传统文化的内涵,我感觉思想境界都提升了很多。”金融分院12金融本3班闫宇慧同学说道。

20139月,一则消息让金融分院的老师们为之振奋。根据国际水平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机构对城市学院的毕业生进行的跟踪调查,来自金融分院的毕业生在毕业工作后的平均工资、对母校的评价等指标都非常高。此外,有72%的金融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都集中在了银行、证券、期货等与金融专业相关的行业,专业匹配度较为吻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金融毕业学子有的已经成为了公司、单位里的栋梁之才。鉴于良好的办学效果,不论是从银行到期货公司,还是从证券机构到保险公司,或是从温州到宁波、杭州等城市,处处都可以见到金融学子的身影,他们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金融分院“精原理,细专业”的办学理念。“金融分院的发展定位就是培养面向地方(地级市单位)的高级应用型金融投资人才,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自己的特色实践活动,学生拥有活跃的思维,较强的动手能力。”金融分院党总支书记杨福明老师说。

目前,金融分院有金融学、经济学两个本科专业,对应设立金融系、经济系,已经形成了结构相对合理、层次相对分明、衔接较为紧密的师资队伍与培养体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金融分院的老师们一定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非凡的业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学院的进步贡献他们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