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期货企业下“订单” 人才培养显特色

作者:温国砫 江明轩 柯全全 张家欣/文 邓尚东/摄  来源:金融分院 时间:2014-03-24 浏览:

 【编者按】根据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贴近社会、贴近产业、贴近国际”的办学思路,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优秀人才,金融分院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突出小班教学、名校名师支持、专业实践等办学特色与理念,开展了金融特色班、名师授课、期货订单班、专业特色实践平台、AFP考证业务等一系列与专业有关的特色办学举措,受到了广大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期货订单班”项目是温州大学城市学院金融分院与浙江省期货行业协会联合举办学特色举措之一,它是国内首个由期货行业协会与高校联合举办的专业订单班。从接到期货企业的“订单”伊始,到由28名金融学子组建而成的“期货订单班”,展现了金融分院打造校企联合新平台、探索学生培养新模式的坚强决心,得到了期货企业老总们和广大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期货企业慕名而来 校企联动应势而生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金融分院“期货订单班”的由来,还要追溯自2011年4月的金融特色班。当时,由于金融特色班之期货班的办学效果明显,浙江省期货行业协会张正明副秘书长以及部分期货公司负责人一行,便慕名而来,到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下人才“订单”,要求该院在未来5年内为浙江期货行业培养出300名优秀的期货从业人员。随后,双方就培养方向、经费、师资、管理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从2011年到2013年,温州大学城市学院通过其金融分院承办了诸多与期货有关的培训、比赛活动,让广大金融学子们了解了期货、学习了期货,如“期货特色班”、“期货模拟交易大赛”等,所有的这些都为“期货订单班”的成立埋下了伏笔。在这些活动中,金融分院邀请了包括浙江省期货行业协会、中大期货、永安期货等行业、公司的领导为金融学子们进行了期货知识培训、讲座等。2013年9月,在经过校、企、协会的多次磋商,达成互惠互利、精诚合作的共识后,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与浙江省期货行业协会共同开设的旨在培养期货行业人才特色的行政班——“期货订单班”开班,这是由国内首个期货行业协会与高等院校合作举办的期货特色班级。
  2014年3月12日,浙江省期货行业协会与温州大学城市学院金融分院进行了一场期货人才对接会暨拜师礼,来自该校金融分院的28名期货订单班的学员,向浙江省期货行业协会旗下的期货企业老总们进行了传统的拜师礼,并进行了“8分钟见面相亲会”。通过这种特殊的拜师、见面的方式,让期货企业老总与期货订单班的学员们极大地增进了彼此的相互了解。此外,金融分院还举办了期货订单班学员培养模式专题研讨会,深入研究期货订单班的培养模式、办学理念等。
    拜师学艺明礼修身 “相亲”联姻个人导师
   《礼记》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同理,欲从事期货,也需先修其身。温州大学城市学院金融分院在不断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从未忘记对学生个人品德的培养。在今年3月12日期货订单班开班的典礼上,来自该班的28名学生齐穿汉代服饰,向来自温州地区各期货公司的老总们拜师学艺。“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鞠的是向老总们求学问是的诚恳态度,躬的是来自晚辈对长辈的尊敬爱戴。
  明礼仪,讲诚信,是整个拜师礼的核心所在,这与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成长会做人,成才会做事”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当着众“师傅” 的面,28名学生庄严宣誓:立志做诚信期货人,努力成为期货领域的“未来之星”。“我们就是想通过拜师学艺的这种方式,让我们的学生与期货公司的老总成立一个师徒的关系,让学生学会谦虚的求学态度、诚信的做人准则,为他们在以后的发展中打下良好的基础。”来自温州大学城市学院金融分院学办孙向林老师阐明了拜师学艺的初衷。
  在拜完师傅之后,一场别开生面的“相亲会”在城院F区AB综合教学楼4楼举行。来自温州各期货企业的老总师傅们,与城院金融分院期货订单班的28名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相亲”。从爱好到特长,从对期货的了解到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一个个问题让学生们应接不暇。
  经过师傅考验的学生,将被师傅收为门下,进而初步确定师徒关系,为日后的指导与学习奠定基础。浙江期货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明卫认为,这种相亲的方式很好,不仅在企业和学生之间搭建了平台,使企业和学生之间进行多方位交流,而且它还不是固定的,很灵活,很充分,可以让双方提升认知度,让学生提前对公司有所了解,提高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这种(相亲会)方式能够提前与期货公司老总有所接触,了解到期货未来发展动态,从而给自己有所定位。”来自期货订单班的学生吕佩侠同学这样说道。 
    人才培养突显特色 综合素养大幅提升
  玉经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温州大学城市学院金融分院的办学理念是“精原理,细专业”,实行双师制教学与实践型教学,尤其是在期货人才培养方面。目前,金融分院在期货订单班的培养方面,做到了校企培养常态化、课程设置职业化、综合能力培养精细化等措施,逐渐形成了“产学研”三结合的办学路线,受到了企业老总们、广大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从浙江省期货行业协会到各个期货公司,纷纷表示愿意派出期货精英到金融分院期货订单班担任教师,让期货行业精英走上讲台,传授一手期货知识。温州新世纪期货温州营业部总经理李嫣,不仅给期货订单班的学员们上《货市场教程》课,而且还担任了金融分院12级经济4班班主任的角色,让金融学子充分感受到校外老师的熏陶。同时,期货订单班还形成校内一位老师、校外一位老师的“双师制”,并逐渐形成校企联合培养常态化的趋势。不仅如此,金融分院还与众多期货企业达成协议,每月固定一次带领期货班的同学们深入学习各大期货公司的运营模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未来的职场生活,为日后实习生活打下基础。同时,期货企业的高层领导还会定期会见同学们,对同学们在工作、学习上产生的问题予以解答。
  期货订单班开设了诸如期货市场教程、期货与期权模拟实验等职业化的课程,让期货班的学生们能够在学校就学到在企业该学的东西,非常具有实际操作性。“我们开设这个期货订单班,就是让学生对期货知识听得懂、记得住、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使他们学得踏实、就业踏实、基本技能踏实,也让我们对期货订单班更加有信心。”金融分院林宝清教授在金融期货人才对接会致辞中谈到期货订单班时说。
  此外,期货订单班还开设了茶道茶艺、酒桌礼仪、红酒品鉴、马术、西餐礼仪等素拓课程。“我认为金融行业本就是一个高端大气的领域,期货班所开展的这些素拓活动有利于完善自我的硬件,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金融圈。”来自期货订单班的李博闻同学这样说道。加上此前金融分院一直注重学生明礼修身、诚实守信等中华传统美德的培养,这对期货订单班的学员们提升个人品德与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课程)真是太神奇了,从来没听说过上课是学喝酒、喝茶的,作为期货订单班的一员,我觉得能学到这么多新奇的东西,真的很荣幸。”来自期货班的林海啸同学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金融分院的老师们与期货公司的师傅们,不仅为金融学子们提供了专业的期货知识,提高了他们个人的素质,让他们如沐春风、倍感收获。
   “引进来走出去” 打造城院“金凤凰”
  期货订单班的开班,犹如一只“金凤凰”从温州大学城市学院金融分院徐徐飞起,光彩夺目。在培育这只“金凤凰”期间,金融分院从温州市期货行业协会、各期货公司、厦门大学等单位、公司,引进了众多期货精英、名师给广大金融学子们做培训、开讲座。同时,得益于浙江省期货行业协会及各期货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我院设立专项期货育才奖学金、提供每年2万的班费和期货模拟大赛奖金,这种引进企业资金到学校班级日常管理中来的做法,是金融分院其他班级所没有的。
  此外,金融分院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每年暑假,金融分院都会派遣学生到各企业、单位、乡村等地进行暑期社会实践,他们深入企业学习专业知识,走访乡村探寻文化踪迹。通过引进名师的培养,加上走出去的实践,更加能够锻炼金融学子们的各种能力,为他们在毕业之后真正走出去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培养学生的方式就是从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两方面着手,从期货订单班的角度来看,就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期货相关知识,而且还要让他们学到各种礼仪及做人诚实守信等方面的能力,这是金融分院一直所追求的培养目标。”金融分院徐春雷副院长在解释金融分院办期货订单班时说道。
  全力打造期货订单班,就是要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整合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与温州区域内期货公司优秀师资,以“培养—实战—实习”相结合的形式,有效培养学生们期货专业知识与技能、自主择业意思与技能、提升其综合素质,为他们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提供保障。
  荀借一风争作竹,燕分数子别成窠。从收到人才“订单”伊始,到期货订单班的开班,再到期货人才对接会的成功举办,无不验证着温州大学城市学院金融分院重视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办学理念的正确性。相信期货订单班的学生们,在经过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熏陶后,一定能够不断前进。在不久之后的将来,定会有一批专业素质过硬、人文素养过高的金融学子们走上期货行业的工作岗位,成为各期货单位、公司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