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培养安全意识,加强安全防范---记金融分院“一岗一责”校园安全保卫岗调研活动
作者:05 来源:金融街71号 时间:2012-05-08 浏览:256
高等学校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用品和贵重物品的存放处,这也造成了犯罪分子选择作案的重点地方之一。据统计,盗窃案在高校发生的各类案件中是最多的,大约占90%以上,只要我们通过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就可以找到4万多页的相关内容。大学生宿舍财物被盗案件的不断增加,也使得该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学生宿舍的管理是体现学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财产安全与人生安全,也关系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以及社会稳定。基于此,在4月24日至5月7日期间,金融分院“一岗一责”校园安全保卫岗的成员们针对寝室防盗安全问题进行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前期一个多月的筹备工作中,在分院学生党建负责人潘宁武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问卷设计,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系数均达到0.8以上。为保证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调查,共筛取学生共400名,其中男生为200名,女生为200名。问卷发放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与有效率均为100%。
通过数据的本次调查400份问卷中显示共有52人曾经一两次在寝室丢过东西,占总数的13%,经常失窃的人数为8人,占总人数的2%,这一比例说明学生财物失窃的情况还是较常发生。被调查者中认为自己具备很强的防盗意识的为89人,认为自己具备较高的防盗意识的为198人,具备一般防盗意识的为102人,这三类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7%。这说明同学们普遍认为自己防盗意识还是相当不错的,这中心态可能致使平日自以为自己不会被盗窃而放松警惕,使窃贼有机可趁。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作案人员在学生宿舍中实施盗窃主要采用“顺手牵羊”、“趁虚而入”的方式进行作案,比例达到91%。而作案人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外来人员、内部人员、以及内部与外部的勾结作案,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当发现自己的财物被盗时,64%的学生首先怀疑是外来人员。
从作案的时间段来看,新生入学时间、开学期间、临近放假期间、毕业离校期间、上午一二节课期间、晚上学生睡觉期间等时间段为主要作案时间段。调查关于同学们对“温州大学城市学院金融分院学生寝室楼管师傅对外来人员的监管力度”的评价中,92%的学生认为,寝室楼管的监管力度还是比较到位的。
此次调查,由于时间、人力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稍显偏低,对数据的处理也只是做一个描述性统计分析。为此,在接下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调研团队会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最后形成调研报告。
学生宿舍的安全防范工作是一项须唱抓不懈的工程。本次调研工作只是笔者做的一点初步探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是永无止境的,在高校改革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学生宿舍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发生多大的变化,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安全防范教育的思想都是一项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