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我院《国际结算实务》汇票章节公开课圆满落幕

作者:王凯旋  来源: 时间:2025-11-11 浏览:


为深化国际结算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对核心结算工具的实操应用能力,近日,《国际结算实务》“汇票”章节公开课在博雅楼顺利举行。授课教师以饱满的教学热情、生动鲜活的实务案例,将抽象的汇票理论与复杂的国际结算场景深度融合,课堂氛围热烈,教学效果广受好评。

课程开篇,教师以“一张汇票引发的国际贸易货款纠纷”真实案例切入,通过绘声绘色的场景还原,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自然引出“汇票为何是国际结算的核心工具”这一核心问题。授课过程中,教师始终保持高昂的教学激情,语言富有感染力,从汇票的定义、必备要素、种类划分,到出票、背书、承兑、付款等流转流程,再到汇票在托收、信用证结算中的实务应用,层层递进、逻辑清晰。为打破理论的枯燥感,教师引入大量典型实务案例:从“出口企业如何通过汇票背书转让实现资金周转”到“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操作要点”,从“远期汇票的承兑流程风险防控”到“汇票拒付后的追索权行使”,每个案例都结合具体贸易场景详细拆解,既讲解操作规范,又分析潜在风险,让学生直观感受汇票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逻辑。同时,教师通过现场模拟“填写汇票关键要素”“分析案例中汇票的有效性”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务操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课程尾声,学生纷纷表示,这样的课堂“干货满满、生动易懂”,不仅理清了汇票的复杂流程,更掌握了实际业务中的核心要点,对未来从事国际结算相关工作极具指导意义。

课后,参与听课的教师们围绕本次公开课召开专题教学研讨会。首先,授课教师分享了课程设计思路:“汇票作为国际结算的基础工具,知识点琐碎且专业性强,因此在设计时注重‘实务导向’,精选真实案例串联知识点,用激情授课调动学生情绪,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随后,听课教师们踊跃交流心得,一致对授课效果给予高度评价。有教师谈到:“授课教师的教学激情极具感染力,能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对实务案例的精准运用和绘声绘色讲解,将抽象的要素和流程具象化,破解了‘国际结算实务’课程理论难、实操性强的教学痛点,为同类课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示范。”还有教师表示:“课程中‘案例导入—理论讲解—实操模拟—风险分析’的教学逻辑非常清晰,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又强化实践应用,这种‘理论+案例+实操’的模式值得借鉴,未来将尝试融入自身教学,提升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研讨中,老师们还围绕“如何进一步优化案例的难度梯度”“怎样加强汇票与其他结算工具的关联性教学”“如何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实操训练任务”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形成了多项教学共识:今后将加强实务案例库建设,精选贴合行业最新动态的案例;注重教学方法创新,增加场景模拟、小组实训等互动形式;强化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国际结算知识体系。

此次公开课不仅让学生扎实掌握了汇票的核心知识点和实务应用技能,更通过课后集体教研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共同提升的平台。下一步,与会教师将吸收借鉴本次公开课的优秀教学经验,持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理论与实务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国际结算专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image.png

(金融贸易学院 2025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