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平稳、内生不确定性增加与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学术讲座在我校召开
作者:文/熊欢 来源: 时间:2024-05-23 浏览:
5月22日,河南理工大学财经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国务院特贴专家刘霞辉,应邀来我校做“经济平稳、内生不确定性增加与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邢宏洋副教授主持,我院相关教师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刘霞辉研究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经济行为的基本前提。他强调,所有经济行为人在追求预期收益最大化的同时,都在最小化可能的风险,也就是运用博弈论中的max-min原则。该原则不仅揭示了经济竞争的本质,也指出了在市场经济中,每个参与者都需要在不确定性中做出最优决策。此外,刘研究员还提到了经济行为人隐藏信息和动机的可能性,以及资源有限性下的社会分配规律,强调了机理选择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随后,刘霞辉研究员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进行了展望。他结合消费、进出口、生产、失业率、价格等多个维度,分析了中国经济的整体趋势。他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预期转强和政策靠前发力的复苏上升期,但增长趋势相对缓和。尽管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但市场仍对“报复性”反弹持谨慎态度,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期偏于“谨慎”和“通缩”。刘霞辉研究员认为,该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资本市场的表现,使得市场资金更加倾向于流向确定性较高的领域。
在谈到中国经济内生不确定性增加的问题时,刘霞辉研究员着重分析了人口红利减弱和资本回报率下降两大挑战。他指出,随着人口红利窗口期的关闭,充裕的人口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逐渐减弱。同时,资本形成速度和资本回报率也在下降,传统的扩张模式已难以维持。这些内生不确定性不仅给短期经济增长带来掣肘,也是长期面临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刘霞辉研究员提出了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他强调,“能力贴现”替代资产抵押将成为未来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这将有助于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加速创新。同时,经济再成长的关键在于要素创新和再配置能力的提升,而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刘霞辉研究员的讲座内容深入浅出、见解独到,引发了现场听众的热烈讨论。在提问环节,听众们纷纷就讲座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刘霞辉研究员耐心解答了每一个问题,并与听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此次讲座不仅为我院教师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为经济学界同仁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碰撞观点的平台。进一步加深了与会者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复杂形势和面临挑战的认识,开拓了大家对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开放学术理论研究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