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学工 >> 党建之窗 >> 理论学习

“青听党音,习语为常”第47期

作者:严燕祺  来源: 时间:2022-09-21 浏览:

47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大家好!这里是金融贸易学院71号党员之家推出的特别栏目『青听党音,习语为常』。我是金融系学生第一支部委员会负责人许慧静,本期为大家解读的内容是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解读内容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3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的这句话,道出了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文化根基,揭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血脉。

个人介绍微信图片_20221004191711.png

19金融本三 许慧静

任职:金融系学生第一支部委员会负责人

获奖荣誉:

1.2020年春季学生返校复学志愿服务工作优秀志愿者

2.温州商学院第二届书法大赛软笔组三等奖

3.第四届全国书法、硬笔书法网络大赛高校组二等奖

4.温州商学院爱国?砥砺 ? 奋进思政风采大赛一等奖

5.“百年征程路,恰风华正茂〞金融贸易学院第一届思政风采大赛一等奖

6.2021年温州商学院第二届思政风采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中华民族56个民族民心相通、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归根结底在于我们深深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而我们灿烂的文化,正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正是因为各族文化交相辉映,才让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也正是因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才造就了精彩纷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可以说,中华文化不仅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是56个民族牢固的精神纽带。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各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更是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凉州会盟等历史佳话,生动诠释着: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回望历史,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我们就一定能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乘风破浪前行,胜利抵达光辉的彼岸。

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时事热点

1.解放军战略之眼首次现身台湾附近:据台湾防务部门公布消息,解放军东部战区915日出动了26架战机在台海周边活动,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无侦-7首次出现在台湾附近空域。

2.芯片反腐再起波澜:91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国家开发银行管理企业副总裁(副职级)任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开发银行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北京市监委监察调查。

3.27名礼兵鸣枪12响致敬烈士:917日上午,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27名礼兵鸣枪12响,向志愿军致敬。这也是鸣枪礼的最高礼节。致敬英烈!

4.神十四乘组距离上次出舱仅16天:17日,神州十四号乘组进行了第二次出舱活动,距离上一次出舱仅16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两次出舱活动间隔时间最短记录。

5.“九一八事变91周年-不忘国耻奋发图强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918日上午,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举行。社会各界300多人参加仪式,现场敲响警示钟14响,拉响警报3分钟。

最后的话

金融贸易学院71号党员之家呼吁大家:文化认同,应当是每个中华儿女发自内心的认同,应当是国民认同。而且,仅文化认同是远远不够的,每个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更应当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应当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本期的『青听党音,习语为常』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