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学工 >> 党建之窗 >> 支部风采

【霓彩·党建】在踏浪前行中,遇见“霓彩党建+”

作者:叶无忌  来源: 时间:2022-03-21 浏览:

2022年,金融贸易学院党委围绕一支部一品牌建设中心工作,实施“11个学院党委领导)+22个教工支部指导)+55个学生支部倡导)的基层党建组织模式。党委始终坚持围绕学生中心工作抓党建的工作思路,践行加强理论学习、稳固基层堡垒、突出党员作用、凝聚朋辈互助、激发党员活力五大初心,创建霓彩党建+”党建品牌的同时,为学院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

b6f0ecf6891a9e026bf357df3a02d8d.jpg 1个学院党委领导

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深刻学习全国全省教育、党建、思政重要会议精神为指南,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等主题教育,规范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等议事决策机制,明晰议事决策内容、程序和要求。

0a2ff287871e6200a3032f91f60d121.jpg 2个教工支部指导

落实一切工作到支部原则,支部建在专业上,选拔配备政治过硬、责任意识强的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均为专业建设负责人。金融系和财贸系教工支部积极培育党员教师示范课,教书育人树标杆,落实教师党员“1+12”帮扶计划,涵盖心理、学业、生活等多个方面。

a46037a1d60d89ff7d4f63f12892864.jpg 5个学生支部倡导

五大学生支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创新,在政治理论学习、党日活动、志愿服务、实践创新、服务师生、自我发展等方面各放异彩。

9fa11639326109b2ed455d587f5629d.jpg   总结凝练经验抓创建,探索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规律 

3b5a79c9c35c5e67aaffac360fe969e.png金融系教工支部+金融特色引领

本支部以自身金融专业特色为基础,教师党员不懈追求学术理论的突破的同时,更加注重在支部建设和党建发展的方面推陈出新。

例:金融特色班、金融类竞赛指导、有约星期三师生微故事、教授名师团红色引领、服务学科、潜心育人。 

b101e5a1841a9c452e82035409d18b3.jpg

财贸系教工支部+课程思政引领

本支部贯彻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全院加强课程思政实践和探索,利用政治理论学习和三会一课不断加深课程思政的实践和发展,同时组织开展党建活动。

例:导师面对面、红色微党课思政公开课、课程思政理论经验学习会等。

c942d8fa05fe977a8899ec5c7ed4788.jpg金融系学生第一党支部+党建专业引领

本支部从支部党员专业学习优势出发,主动探索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应用,从专业和可靠的角度开展相关的支部活动。

例:论文发表、各类证书、考研考公、竞赛荣誉的引领;党员微分享—学长课堂、金贸青年范榜样的树立;笔尖上的记忆、化险为夷学风的建设。

93aaa04ca23cf9ca31fec9342bf1576.jpg 金融系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建赋能引领

本支部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出发,通过组织积极向上的党建活动对学生进行赋能,全方位的帮助学生在校健康快乐生活学习,丰富校园生活。

例:心灵驿站、525心理健康月、意识形态引领;朋辈互助、特色体育活动、每日健康打卡—20KM计划。

ec6a2c82189f044558ae8c2324a0c5f.jpg 金融系学生第三党支部+党建文化引领

本支部以活力和新鲜为关键词,主要打造学院党建的文化特色,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促人,加强党建氛围的风清气正和党员素质的提升发展。

例:双院融合、文明校园建设热爱、人际交往提升;师生服务、公寓文明建设扫黑风暴。

d470d2cf59133a3ee72f7696847e7c8.jpg财贸系学生第一党支部+党建实践引领

本支部以实践创新为目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温暖和希望的实践活动涉及入党的各个阶段,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帮助党员提升综合素质,丰富党内生活。

例:每月主题党日活动、党员社区服务超市;志愿微服务—“向日葵党员先锋队。

0c91ac2fde978b4b16b521d344f3748.jpg 财贸系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建思政引领

本支部以主动和热情的态度为学院党员提供思政引领,学而不思则罔,理论学习是党员培养的基石和基础,加强党员政治理论的学习和引领才能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例: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学习强国;圆桌派、红色星期三、微光放映室、廉政建设等。

9f634876cbaf1da908b655eaead1da3.jpg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金融贸易学院“1+2+5”组织模式将会不断探索和完善,更好的服务学院各项工作。